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项目申报书

项目申报书

                                    
 
甘肃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申 报 书(A)
 
 
 
   项 目 名 称:  基于集团化办学校企合作 
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项目主持人:            周兴中               
申 请 学 校: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合 作 单 位:     甘肃省汽车行业职教集团        
通 讯 地 址:     兰州市西固区山丹街1号     
联 系 电 话:          18993189002                
电 子 邮 箱:   zhouxingzhong@lzpcc.edu.cn       
填 表 日 期:           2018年8月                  

甘肃省教育厅制
 
填 表 说 明
 
1.填写此表时,不要任意改变栏目和规格;内容简明扼要。如因篇幅原因需对表格进行调整,应当以“整页设计”为原则。
2.《申报书》一式三份。项目批准后,省教育厅、学校项目管理部门及项目组各存1份。
3.申请者签名处,不得用打印字和印刷体代替。
4.本表须经项目负责人所在学校审核,签署明确意见,并加盖公章后方可上报。

一、简表
项目简况 项目名称 基于集团化办学下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起止年月      2018 年  9月至  2021 年  10 月  
项  目  主  持  人 姓    名 周兴中 性别 出生年月 1962.9  
专业技术
职务/行政职务
教授 党委书记 最终学历/学位 本科  
从事职业教育教学工作时间 1985年 9 月至
2018年 9月
近3年平均每年教学时间 380学时  
近5年主要教学工作简 历 时   间 课    程   名    称 授课对象 学时 所 在 单 位  
2013.9-2018.10 党课 全校入党积极分子 380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2013.3-2018.6 人文素养讲座 部分学员学生 410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2013.10-2018.12 十八大、十九大报告辅导 学校教职工、学生 350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2013.4-2018.6 就业指导报告 毕业班学生 330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近5年主要科学研究项目及成果 时  间 项目名称 在研/结题 本人
位次
获奖情况
2015年 以“有效课堂”为载体,全面深化示范性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结题 第2 位 省级教学成果
一等奖
2017年 工匠培养的关键在精神成长 结题 第1 位 省级职教成果
一等奖
2017年 推动行业文化深度融入育人全过程,着力打造工匠摇篮 结题 第1 位 省级职教成果
二等奖
2017年 基于共享、联动、创新的汽车职教集团化办学运行机制 结题 第1 位 省级教学成果
二等奖
2018年 基于“123.百千万”工程,构建高职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结题 第2 位 省级教学成果
二等奖
2018年 打通高水平高职院校发展通道 结题 第1 位 全国高校思政
一等奖
项目主要成员(不含主持人) 总人数 高级职称
人数
中级职称
人数
初级职称人数 博士 硕  士 行业企业
人员
3 2 1   3  
姓  名 性别 出生
年月
职务 职称 所在学校(单位) 承担任务 签  名
张维军 1984.2 办公室主任 高级
技师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组织实施  
颉方正 1986.5 教师 讲师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文件撰写  
冯乐雯 1983.1 办公室副主任 讲师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分析研究  
马晓婧 1987.2 教师 助教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文件撰写  
胡天明 1968.5 教师 副教授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分析研究  
  孙国君 1964.1 院长 教授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组织实施  

 
二、立项背景与意义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分析(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随着《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意见》(教职成[2015]4号)的出台,多元主体组建职教集团开展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探索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将是今后加快发展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方向,必将成为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的新常态。甘肃省汽车行业职教集团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结合所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特点,通过搭建平台、资源共享、多元合作、协同育人、协同发展、协同创新的合作途径,形成多方利益共同体,促使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链、产业链和利益链的有效融合,实现办学宗旨、培养目标、办学组织、办学方式与行业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高度契合。
(1)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纵观国外相关文献资料,国外学者关于“校企合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的研究和组织模式类型的研究两个方面。国外学者Bolton Robert通过自己的研究,列举了校企合作关系的几种类型:(1)促成产业界的专家到校园,介绍他们的新思想、新技术;(2)学生在课余和暑假期间到企业工作;(3)学校课程计划听取产业界人士的建议;(4)企业使用学校的实验场地和设施;(5)校企之间建立咨询关系;(6)教师到产业界参观或做报告;(7)企业为学校提供各种仪器和设备。
国外相关学者对国外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研究大体可以归为两条主要线索:一是关于学徒制的研究,二是关于合作教育的研究,研究主要集中在德国、英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五个国家。在学徒制为主线的研究中,德国的双元制因由企业和非全日制职业学校共同承担职业教育职责的双元组织形式,备受我国学者和职业教育工作者的青睐,对德国的“双元制”的研究文献数量最多,研究内容最广泛、最深入,研究涉及“双元制”模式的历史沿革、模式特色、职业教育法规、课程和教学模式、师资等各个方面。较早期的专著以《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初探》(雷正光,1992)、《联邦德国的职业教育》(胡健雄,1993)、《“经济奇迹的秘密武器”联邦德国的职业教育》(胡健雄等,1993)、《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中心研究所,1993)、《历史与现状—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国家教委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1998)影响较大。近些年关于英国等现代学徒制的研究也渐深入,如《走进现代学徒制——英国、澳大利亚现代学徒制研究》(熊苹,2004)、《西方学徒制研究》(关晶,2010)等。
 
(2)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我国对校企合作的研究始于1980年代中后期,现已积累了一定量的研究成果。李廉水(2007)将我国校企合作创新的组织方式归纳为政府推动、自愿组合、合同连接和共建实体四种。苏敬勤(2006)根据交易成本的概念,对校企合作创新的模式归纳为内部化模式、外部化模式、半内部化模式三种。王英俊(2004)提出“官产学研”虚拟研发组织模式,并分为“政府主导型”、“产业牵引型”和“学研拉动型”三种类型。吴树山、孔繁河、潘苏(2007)等提出的合作模式为:市场需求牵引型合作模式、政府宏观指引型合作模式。
目前国内对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形式多样和内容广泛。依据实践操作的特点进行分类。中国高教学会产学研合作教育分会总结了九种模式:订单式、“2+1”式、学工交替式、全方位合作教育式、“实训—科研—就业”式、双定生式、工学结合校企双向介入式、结合地方经济全面合作式、以企业为主的合作办学式。依据教育提供者和教育场所标准对模式进行分类。可分为社会教育模式、企业教育模式、学校教育模式和社会—企业—学校教育模式。
通过对国内外的文献研究发现,我国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研究起步晚,近年来,虽然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显著的提高,但与校企合作自身发展的需要和校企合作实践发展对理论的需求还相差甚远,有关校企合作的研究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
第一,注重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研究。近年对校企合作的研究集中在模式的探索上,这些研究绝大多数都是学校层面的校企合作模式,如工学结合培养模式、订单培养模式、顶岗实习。本项目针对战略性产业从政府层面上对校企合作体制机制进行研究,政府制定政策鼓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
第二,从宏观和微观上进行研究。现有的对校企合作的研究集中在学校的微观层面上,仅限于对事实的总结和浅层分析。本项目通过对典型经验的总结,将研究上升到较高的理论层次。
第三,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现有校企合作的理论研究一直处于薄弱状态,滞后于实践探索,致使校企合作的实践缺乏理论的支撑和指导。本项目着重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研究出通过校企合作培养出战略性产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二)本项目研究意义
 
在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意见》指导下,在汽车类专业开始探索和实践基于“共享、联动、创新”的汽车职教集团化办学运行机制。甘肃省汽车行业职教集团从整合区域职教资源、推广校企有效合作、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助推院校错位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牵头组建成立了甘肃省汽车行业职教集团,并积极探索、实践已形成了“共享、联动、创新”的汽车职教集团化办学运行机制,为促进我省汽车类职业教育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三年的集团化办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中,构建完成了贯通“中职-高职-国际应用型本科”的一体化教育体系;探索出了满足地方经济和区域需求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先后与多家汽车类企业共同合作、共同商议并制定“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同时搭建了高层次的国际交流平台,已先后输送20名次中高职教师赴德、泰交流学习,极大地拓展了集团成员的国际合作渠道;并形成了多方位多体系的校企合作形式。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提出:“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15%左右,吸纳、带动就业能力显著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项目研究有助于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对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调整协同;课程改革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岗位的要求,实现职业教育内涵建设、全面提高质量。有利于高职教育的功能定位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价值链的融合,通过校企双主体合作培养战略性产业高技能人才,提高产业和院校核心竞争力。
 
 
 
 
 
 
 
 
 
 
 
三、研究内容、方案和进程
(一)研究内容
本项目的研究内容拟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分析集团化办学、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及其内涵,以集团“康众订单班”为研究对象,确定校集团化办学与校企合作的关系。
二是我国当前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深入挖掘这些模式在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理性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三是通过对一些发达国家职业教育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合理地吸收与借鉴国外职业教育先进的模式与有效的机制。
四是针对当前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校企合作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不足,提出合理化、科学化的对策建议。
 
 
 
 
(二)研究目标
本项目重点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人才规格要求分析;通过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以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的长效机制;运用产业集聚效应,研究出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的协同机制,为职业院校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合作培养人才探索切实可行的途径,探讨集团化、校企合作过程中遇到的理论指导与实践模式的实际问题,对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育的相关问题进行多方面的探讨,借鉴国外职业教育中已有的先进模式与措施,分析问题提供创新思路,提出构建符合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实际的集团化办学、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以求在集团化办学基础上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方面提出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建议或措施。
 
 
 
 
(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课题从理论上探讨了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提出了校企双主体和集团化办学是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思路和具有方向性意义的重大突破,肯定并分析了行业的重要作用,概括总结了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协调发展的高职教育协同机制理论以及重难点问题,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创新,也是对中国特色高职教育理论体系的补充和完善。本课题关键问题主要体现在:
第一,政府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校企合作培养中的作用,行业在推进高职教育机制创新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第二,选取甘肃省汽车行业职教集团内的成员单位(学校和企业)作为调查对象,深入了解我国当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认真分析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实践的典型模式,探析这些模式在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第三,针对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以座谈、研讨会、就业洽谈会等形式对有关行业企业进行调研,广泛征求行业企业专家对学校的研究开展方面的一些意见和建议,收集有价值的信息,深入了解行业企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求现状。
第四,集团化办学、校企合作的人培养模式改革的典型案例分析及延伸思考。整合课程、改革教学内容,与企业专家一道对专业课程进行会诊。首先,研究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及明晰岗位工作任务,然后确定课程标准、课程内容及课程结构,设计新的课程体系。
 
 
 
 
 
 
 
  (四)改革方案设计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改革方案设计:
1、构建汽车专业课程群体系
该课程群是由汽车构造、汽车发动机电控、汽车底盘电控、车身电控等理论和实训实训构成的一个循序渐进的体系。集团化办学和校企合作的教学方法是培养高职汽车专业适应社会职业岗位需求的合格学生的关键。
2、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努力把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为服务汽车专业教学为主的功能齐备,设施先进的,实现专业实践教学各项需要的各类型的实训室;既要有分项实训室,也要有综合实训室;既要有专业实训室,也要有通用实训室;这些既要考虑硬件建设,也要考虑软件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实践教学体系中多种实践教学任务的需要。
3、建设“双师型”教学师资队伍
随着高职教育集团化的飞速发展,各高职院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张,在校学生数量更是急剧增加,师资缺口也日益明显,生师比例越来越大,师资队伍建设迫在眉睫。
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集团化办学、研究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拟采取与职业院校、行业企业、政府部门合作、分专题研究的方法开展研究,研究的过程将自始至终遵循理论创新与实践实证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中观为主,兼顾宏观与微观的原则。根据上述研究内容,我们的研究方法拟采取:
一是文献分析法,对国内外有关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大量文献资料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
二是比较分析法,对德国、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一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比较分析。
三是案例分析法,以国内一些职业院校在促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方面采取的具体措施为例,进行实地调查深入剖析我国当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四是访谈调查法,以电话或面谈的方式对具有代表意义的行业企业进行深度访谈,调查行业企业岗位技能人才需求标准、现状以及发展趋势,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建立提供有力的依据。
  (五)项目的创新点、预期效益(包括实施范围与受益范围等)
创新点:
(1)通过校企共同建立二级学院,创新职业教育双主体办学机制;
(2)运用集聚效应理论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职业教育的协同机制,实施战略性产业集团化办学机制,深化全国职业教育集团校企合作工作;
(3)通过集团化办学优化教育教学资源配置,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建设特色化人才培养体系。  
受益范围:
一是对集团化办学、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内涵、运行模式以及机制保障等面进行系统的分析,对于当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遇到的热点与难点问题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在职业教育理论、实践模式创新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实施措施或建设途径,可以在集团成员单位范围内广泛推广,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二是提出系列的政策性建议稿,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发挥引领与示范作用,推进国家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三是通过若干案例和运作模式的研究与提出,不断推进和完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体制机制创新,对其模式的顺利实施形成基础性保障,推动职业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六)推广应用价值
甘肃省汽车行业职教集团在创新发展的同时,不忘内涵建设。集团化办学规模将有新拓展,创新管理有新举措,规范管理上新台阶,办学质量将有新提升。  
(1)办学规模有新拓展  
(2)创新管理有新举措
(3)集团化办学特色突出
(4)校企合作深入发展
 
 
 
   
(七)项目的预期成果形式(研究报告、教改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教材、课件、软件、调研报告、著作、论文等。其中,研究报告为必备成果。)
 
(1)课题研究总报告。
(2)关于构建有效的集团化办学、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政策建议。
(3)若干案例和运作模式。
(4)基于集团化办学模式的校企合作的汽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教材及课件。
 
 
 
 
 
 
  (八)项目具体安排及进度
 
2018年9月至2019年6月:文献研究
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对以前关于此项目的研究成果进行综合比较,同时,发挥项目组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力争在集团化办学、校企合作的理论和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提出新观点,公开发表相关论文若干篇。
2019年7月至2020年4月:调查研究与案例研究
选择与本项目有关的案例,结合前期研究成果,对甘肃省汽车行业职教集团校企合作“康众”订单班进行实证分析,同时辅以必要的社会调查,使结论更具有客观性。公开发表相关论文若干篇。
2020年5月至2021年10月:综合研究及应用推广
在上述阶段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重研究职业教育企业办学的实践途径和推广应用,特别是详细论证集团化条件下校企合作结合的思路及具体方案,重点对甘肃省汽车行业职教集团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校企合作培养进行方案设计和实践,时总结经验,完成项目研究报告,将所取得的成果在集团其他成员单位里逐步推广。
 
 
 
四、项目研究基础
1.项目组成员已开展的相关研究及主要成果(包括校级及以上项目、学术论著论文及获励等)
 
集团成员开展的相关研究成果有:
(1)《以“有效课堂”为载体,全面深化示范性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荣获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2)《工匠培养的关键在精神成长》荣获甘肃省职教成果一等奖
(3)《推动行业文化深度融入育人全过程,着力打造工匠摇篮》荣获甘肃省职教成果二等奖。
(4)《基于共享、联动、创新的汽车职教集团化办学运行机制》荣获甘肃省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5)《基于“123.百千万”工程,构建高职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荣获甘肃省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6)《打通高水平高职院校发展通道》荣获全国化工高校思政研究会论文一等奖
(7)《高职院校汽车专业开展深度校企合作的探索与践》荣获2015年厅级教学成果奖
(8)《高等职业教育汽车专业“工程实践”教学改革与实施》荣获2018年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9)《新形势下汽车专业拔尖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2015年校级课题,已结项)
(10)《生源多元化模式下我院汽车类专业的教学实施与课程开发研究》(2015年校级课题,已结项)
(11)《基于工程实践的汽车类专业高职教育现代学徒制探索》(2017年校级课题,在研)
 
 
 
 
2.学校已具备的教学改革与研究的基础和环境及对项目的支持情况(含有关政策、经费支持及其使用管理机制、保障条件等,可附有关文件)
甘肃省汽车行业职教集团是为了贯彻全国、省职业教育会议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经甘肃省教育厅批准,由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牵头,协同相关职业学校和企业,于2015年12月4日正式揭牌成立。
2015年1月30日,省教育厅(甘教职成函[2015]2号)批复同意由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组建甘肃汽车行业职教集团。为深入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的通知》、《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决定的实施意见》(甘政发发[2014]84号)及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意见》(教职成[2015]4号)等文件精神,逐步形成适应我省汽车行业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高职有效衔接、职业教育与行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体现行业职业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办学体系,满足甘肃经济发展对职业人才的需求,根据甘肃省教育厅批示精神(甘教职成函[2015]32号文件),组建甘肃省汽车行业职教集团(以下简称集团)。集团名称:甘肃省汽车行业职教集团。集团性质:集团是经甘肃省教育厅批准,在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联合指导下,集团以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为主导,联合相关行业、企业事业单位,按照平等、互利、自愿、协商的原则组成的,以培养“‘综合素质+技能特长’的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公益性、非盈利性职业教育联合体。集团宗旨:整合教育资源,深化教学改革,突出办学特色,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办学效益。通过加强校企合作、产教结合、校校联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打造职业教育品牌,提升职业教育的综合实力,为甘肃省职业教育优质发展和经济转型和快速发展服务,为全省汽车制造业发展培养更多、更好的高技能型人才,强力打造具有广阔发展空间和社会影响力的一流职业教育集团。本集团由甘肃省教育厅和交通厅领导,办公地点设在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甘肃省汽车行业职教集团经过两年多的发展,目前成员有我省开办汽车专业的本科、中高职院校及相关企业共计71家单位。自汽车职教集团组建以来,坚持以服务为宗旨,按照“共建、共享、共赢、共长”的准则,发挥群体优势和规模效应,在推动我省汽车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甘肃省汽车行业职教集团旨在于以“大职教”的理念为指导,联合相关行业、企业事业单位,按照平等、互利、自愿、协商的原则组成的,以培养“‘综合素质+技能特长’的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公益性、非盈利性职业教育联合体。集团宗旨:整合教育资源,深化教学改革,突出办学特色,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办学效益。通过加强校企合作、产教结合、校校联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打造职业教育品牌,提升职业教育的综合实力,为甘肃省职业教育优质发展和经济转型和快速发展服务,为全省汽车制造业发展培养更多、更好的高技能型人才,强力打造具有广阔发展空间和社会影响力的一流职业教育集团。
 
 
 
 
 
 

五、经费预算
支出项目 金额(元) 依    据    及    理    由
劳务费 40000 专家评审等
国内调研费 18000 到企业、中高职院校调研
会议费 12000 座谈会、专家研讨会
资料费 5000 订购相关图书、杂志资料网络信息、查阅资料
论文印刷费 5000 打印论文、书籍出版、调研报告、研究报告等
合计 80000  
     
 
六、推荐、评审意见



 
                                    推荐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评审委员会主任
签字:
年    月    日



 
 
甘肃省教育厅盖章
            年    月   日
 
 

Copyright © 2002-2019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版权所有

知识改变命运,知识创造财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